大炮台-作為防禦核心的軍事要塞
澳門雜誌
132期
  • 從20世紀初的照片中可見,大炮台與城牆連接於炮台的東南棱堡。(網絡照片)

  • 1635年的大炮台(圖片來源:《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

  • 1755年大炮台平面圖(圖片來源:《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

  • 1995年在大炮台內的考古遺址平面圖(圖片來源:《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

  • 1995年考古發掘情形(圖片來源:《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

  • 大炮台的夯土牆經歷近400年仍十分堅固

  • 1995年考古發現的石台階(圖片來源:《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

  • 考古發現大炮台原有的北圍牆,其中一部份後來原址重建於澳門博物館入口大廳。(圖片來源:《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

  • 考古發現可能是澳督官邸房屋的入口門檻,現在保存展示於大炮台的拱頂室。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大炮台的夯土牆經歷近400年仍十分堅固
大炮台的夯土牆經歷近400年仍十分堅固

在澳門世遺歷史城區的二十多處古老建築物中,東望洋炮台和大炮台是昔日兩處軍事要塞。筆者年前曾經分別撰文介紹澳門炮台的特色及大炮台改建為博物館的設計,然而,未有細述曾經是澳門城市防禦系統核心的大炮台之興衰變遷,究竟作為軍事要塞的大炮台是怎樣的?經歷過多少變化?具有哪些建築及歷史價值?

耶穌會參建大炮台

大炮台位於澳門半島中心的柿山上,16世紀葡萄牙人開始營建澳門「天主城」時,大炮台與聖保祿學院處於城市的邊緣,有葡萄牙學者認為耶穌會在該處打造「天主城」的「衛城」(Acropolis)建築群,是綜合宗教與軍事要塞的地方。

根據葡萄牙歷史學者對耶穌會文獻資料的研究,大炮台山崗被納入耶穌會的神學院和修院區域的時候,起初只考慮用作娛樂與休閒場所。然而,由於該位置是澳門重要的防衛戰略地點,1568年來到澳門的維加船長(Tristão Vaz da Veiga)應居民(葡萄牙等外籍人士)要求,組織建造一道土城牆以防衛海盜,耶穌會亦參與了該項工程。在半個月內建成了長271布拉薩(braça:古代歐洲量度單位,1布拉薩約等於2.2米)的土城牆,城牆下寬6掌寬(palmo:古代歐洲量度單位,1掌寬等於23厘米),上寬5.5掌寬,高14至15掌寬。葡萄牙歷史學者認為,耶穌會的炮台就是在此土城牆基礎上建造的。

1601年荷蘭人開始侵襲澳門,促使耶穌會在山崗上建造堡壘,1607年葡萄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命令加固澳門的防禦工事,耶穌會士亦參加了當時的工程建設,1617年他們根據羅神父(Francisco Rhó)和在非洲、印度擁有豐富軍事經驗的卡拉斯科軍官(Francisco Lopes Carrasco)的圖紙動工建造大炮台,該工程可能利用了神學院原有的一些圍牆及山崗上古老城牆的部份牆體。1622年6月,荷蘭人再次進攻澳門,在劏狗環沙灘登陸的入侵者被羅神父從大炮台上施放的兩次猛烈炮火撃退,仍未完工的大炮台已顯示其對城市防衛的重要性。

從20世紀初的照片中可見,大炮台與城牆連接於炮台的東南棱堡。(網絡照片)
從20世紀初的照片中可見,大炮台與城牆連接於炮台的東南棱堡。(網絡照片)

夯土建成堅固圍牆

1623至1626年間,首任總督馬士加路也(D. Francisco de Mascarenhas)重組了澳門的防禦體系,使用武力佔據大炮台,並完成自1617年起開展的大炮台建設工程,以夯土牆加固並取直其圍牆,建成了東北角的第四個棱堡,炮台入口上部的石雕刻記載着竣工年份(1626)。由於馬士加路也將大炮台作為官邸,在炮台內修建了儲水池、倉庫、軍官和士兵的房舍,還修建了一道連接山腳和炮台入口的台階。

受葡萄牙國王菲利普三世的命令,波卡羅(António Bocarro)於1633至1635年完成了《東印度要塞和城鎮》(Livro das Plantas de Todas as Fortalezas)。根據波卡羅在書中的描述,大炮台採用以下方式建成:一堵牆始於地基,寬20掌寬,石砌部份高出地面6掌寬,其上是夯土,用土和石灰構築的夯土牆非常堅固結實,城裡的房屋都是這樣建造。牆隨山勢上升而變狹窄,至高處的胸牆寬度收窄至15掌寬,牆體高50掌寬,相當於5布拉薩。

1635年的大炮台(圖片來源:《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
1635年的大炮台(圖片來源:《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

波卡羅亦提及當時大炮台的規模:炮台呈四邊形,其上有邊長100步(Passo:古代歐洲量度單位)的廣場,牆的每邊邊長相近,牆的四角各有一個棱堡作窺視用;在廣場中央有一座三層高的主塔樓,每一層都有一門火炮;廣場邊緣有四排房屋,一排是首領和其軍官的住宅,另外三排則是衛官和士兵的宿舍,這層地面通過營房兩側的兩個台階與入口處地面連接。炮台的入口朝南,有一寬敞的房子用於儲存炮彈、引信、導火索及火藥。

該書收錄澳門圖中的大炮台,明顯將其描述圖像化,四邊形的炮台中央建有房屋,四周佈有火炮,而南面建有一道大階梯連接山腳下的城市。

另一份記錄大炮台早期面貌的文獻,是1755年12月24日炮兵中尉儒里安(Carlos Julião)的報告,內附非常簡略的小平面圖。該圖顯示炮台呈正方形,四角建有菱形凸出的棱堡,南面入口建有窄長的斜坡,炮台廣場南邊與北邊建有營房,西邊建有通向地下的樓梯,炮台的東邊、南邊及東北、東南和西南棱堡的圍牆築有垜堞,然而沒有描繪炮台的塔樓。

根據葡萄牙歷史學者分析,炮台於18世紀中葉曾被改建,以安置1752年從果阿到來的總督,當時塔樓已失去軍事功能,因此在工程中拆除了。

1755年大炮台平面圖(圖片來源:《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
1755年大炮台平面圖(圖片來源:《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

自1873年仁子爵(Visconde de S. Januário)建造炮兵營地,至1965年5月27日大炮台交給「澳門省」政府,大炮台先後作過多次的改建以進駐不同的軍隊。葡萄牙學者Armando Cação 關於軍事建制歷史與大炮台關係的文章中,附有一插圖詳細列出了炮台內軍營的佈局:位於大炮台南入口設有洗衣房、機電及各類附屬室,西南棱堡設有哨崗、颱風信號、警戒號,其下是油漆及武器工房,東側設有南北走向的軍人營房,分別有一號倉、飯堂、營房、皮具房及彈藥室,東北棱堡設有廁所、工場、炭房和各類附屬室,指揮所北是探射燈和洗衣房,指揮所西側的拱頂室是火藥房。

發掘原有圍牆遺址

究竟上述關於改建博物館之前炮台面貌的文獻記錄真實嗎?

1995年9月,在炮台廣場的氣象台所在地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在廣場地面以下30厘米發現牆垣遺跡。據葡萄牙考古學者研究,其中一段東西走向的石砌牆體可能是炮台北邊原有的圍牆,乃利用早期城市城牆的構造改建。另外,在氣象台樓房的下方,發現略呈矩形的牆垣,建造時間可能是1600至1625年,這些遺跡西側經歷多次的擴建。在該矩形牆垣內有一方形結構,採用大塊的石頭砌築,牆基處有批盪,外部地面可能採用地磚,室內地面則是灰砂,該結構估計是支承連接上層木梯的梯箱,而方形結構東側設有兩組門:第一組由兩扇門組成,另一組可能是在上部鎖定的拉門。考古學者認為這表明當時的用戶非常重視安全問題,並認為這是證實了1635年波卡羅記載主塔樓的重要考古發現。而其外部較大的矩形牆垣,則是指揮大樓,或是總督住宅,因其形狀與1873年竣工的炮兵兵營相似。氣象台大樓及1965年5月27日前建造在該地段的軍事建築可說是指揮大樓的「繼承者」。澳門博物館在地面的建築物,大致興建在該建築遺址的範圍。在其西南方,亦發現一排軍營的遺跡。

1995年考古發掘情形(圖片來源:《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
1995年考古發掘情形(圖片來源:《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
1995年在大炮台內的考古遺址平面圖(圖片來源:《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
1995年在大炮台內的考古遺址平面圖(圖片來源:《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

關於大炮台儲水池的考古發現:在氣象台大樓位置南邊建有一個帶拱形頂蓋的儲水池和用來儲存多餘雨水的小儲水池,儲水池與小儲水池均在1904年建造的。根據葡萄牙印度副王向海外委員會遞交的報告,炮台內原始儲水池於1741年已完全損壞,新建的儲水池建在原始儲水池的位置,並利用原來的排水道。在儲水池的北端發現了一條中央排水溝,高1.4米、寬60厘米,溝道隨着向外延伸而逐步變小,雨水通過設在炮台北圍牆中部的一個滴水口排出炮台之外,該中央排水溝東、西側均設有次級排水溝;在儲水池的西邊有一條主排水道連接炮台西圍牆,在離西南棱堡約11.5米仍保留排水道入口,用花崗石塊建造,門帶鐵柵欄,排水道高1.8米,長約30米,通過一個半圓形的水管以敞開方式向戶外空地排水,該排水道仍然有排放儲水池內存水和雨水的功能。

考古求證地道傳說

根據1899年Lima Carmona的文章提及「可能有連接修道院和炮台的地下通道」,葡萄牙考古學者認為上述排水道的作用除了用於排水,亦可能是大炮台連接位於山腳耶穌會神學院的地下通道。因為在神學院東側靠炮台的石圍牆,發現寬約4米的石階與平台遺跡,該石階往上可能到達第二個平台,然後通過排水道的門,再經西南棱堡進入大炮台內。

1995年的考古發掘,還發現了大炮台與昔日城牆連接的實物證據。首先在炮台北圍牆山坡,發現石砌的神學院圍牆,由於該地點後來用作興建博物館的行政樓,因此在該位置以扶壁的外形重新用石砌築,以「記錄」在行政樓前壁中央。另外在東北棱堡北面亦發現一段牆體,可能是大炮台和內港之間的城牆原始地點。至於在東南棱堡的地下發現一條由11級台階組成的通道及一扇門,是昔日連接城牆的入口。在西南棱堡山腳(今天利瑪竇學校內),仍然看到1.85米寬的夯土牆,是昔日神學院圍牆的一部份。

1995年考古發現的石台階(圖片來源:《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
1995年考古發現的石台階(圖片來源:《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

在東北棱堡內發現:存在一個拱形空間,可能是煤倉庫、衛生間、作坊和其他軍事設施,該拱形空間有門開向炮台之外。

考古發現大炮台北邊山坡及山腳,由於自16世紀末就是採石場,導致該區有明顯的不穩定跡象,炮台北牆曾多次坍塌重建,須在原有夯土建造的圍牆以北以石砌護牆,最後一次工程是在1916年進行,因此炮台北邊的圍牆有別於其他圍牆的造法。

由於一直傳說有連通大炮台與神學院的地道,1996年,考古人員在大炮台內西側的地下拱頂廳進行了調查,在石階下沒有發現地道,並找到雨水排水甬道,在拱頂廳的牆壁發現了一扇通向外面的門,門在1865年已經被堵塞,因當時炮台內設有軍人監獄,另外也發現一個通向建於二戰期間用於監視外港的監視崗。

1996年還在東北與東南棱堡之間的山坡發現建築痕跡,可能是Lima Carmona船長描述的炮台東側的附屬半月堡。

考古發現大炮台原有的北圍牆,其中一部份後來原址重建於澳門博物館入口大廳。(圖片來源:《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
考古發現大炮台原有的北圍牆,其中一部份後來原址重建於澳門博物館入口大廳。(圖片來源:《與歷史同步的博物館-大炮台》)

建博物館保存外貌

由於建造澳門博物館需要開挖炮台北半部的範圍,該地段的考古遺址沒有完全保存下來,只保留了可能是總督住所往主塔樓的門檻石,並展示於拱頂室,而1904年重建的儲水池,則部份被用作內港漁民生活展區而融入博物館的設計。指揮樓、營房等所有建築物都被清拆,只餘下炮台入口的房屋及位於西側的地下拱頂室,對照1755年炮兵中尉儒里安的炮台平面圖,該拱頂室及石階梯應該是18世紀的遺存,現在用作大炮台歷史展示室。

大炮台的外貌,除了北邊圍牆和西北的棱堡,基本保留了馬士加路也時期(1623至1626年)的夯土牆體,而位於北邊可能是早期的石砌城牆遺跡則原址保留,經過加固和修復,城牆遺跡成為博物館門廳的珍貴展品。考古學者發現,大炮台內早期的牆體是用石塊砌築,17世紀才用夯土建牆,而炮台北部因多次重建而採用石砌護牆。

大炮台內部已改建為現代大樓的博物館,但外觀基本維持着17世紀的面貌,並保存着當時修築的夯土牆體,與中國古代的軍事要塞採用相近的營造工藝,然而大炮台的形制反映了17世紀歐洲軍事要塞從中世紀城堡演變為炮台的過程,是中國境內現存唯一該時期帶棱堡的星型要塞,見證着四個世紀澳門城市與中國歷史的發展。

考古發現可能是澳督官邸房屋的入口門檻,現在保存展示於大炮台的拱頂室。
考古發現可能是澳督官邸房屋的入口門檻,現在保存展示於大炮台的拱頂室。

作者介紹

呂澤強

生於澳門,畢業於葡萄牙里斯本建築學院,其後於法國巴黎夏約高等設計研究中心進修,為首位取得法國文化遺產建築師資格的華人建築師。

文:呂澤強  圖:陳思禮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