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字工光輝時代成歷史 印刷業數碼世紀新面貌
澳門雜誌
138期
  • 排字工光輝時代成歷史 印刷業數碼世紀新面貌

  • 排字工人於人字形字架前,按稿件檢排鉛字。

  • 將照片、圖像製作成鋅版,供排版使用。

  • 打版,在排成一個整版的鉛字盤上鋪上多層略濕的玉扣紙,以鋼絲刷敲打,使鉛字的凸凹顯現在紙上成型(圖右方),再在左方的壓版機壓實烘乾成紙版。

  • 從熔爐提取準備澆在紙型上製作鉛版的鉛液

  • 半機械化的澆鉛鑄版

  • 車版,用機器修版,車去多餘之處。

  • 人手修版,處理細微之處。圖中半圓形的鉛版修好後,將嵌在滾筒印刷機上。

  • 將用過的鉛版翻熔,用作鑄造鉛字或鉛版。

  • 鑄字機。人手放入字模,自動注入鉛液鑄字。

  • 中文打字機(網絡照片)

  • 字托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排字工光輝時代成歷史 印刷業數碼世紀新面貌
排字工光輝時代成歷史 印刷業數碼世紀新面貌

自畢昇發明活字印刷之後,排字一直是印刷業的重要一環,直至20世紀末。以筆者熟悉的新聞出版來說,一家報社可以沒有印刷部門(請印刷廠代印),但小規模的報社也設有排字部(特別是每天出版的日晚報)。在報紙生產過程中,排字部是聯繫採編與印刷之間的關鍵部門。

與排字工的淵源

幼年時,父親曾帶我到他工作的報社參觀排字房。昏暗的房間裡陳列一排排木架子,架子上擺放着密密麻麻的鉛字。大概是中午過後,當天的排字工作還未正式開始,燈沒有全亮,只見到一兩個師傅,其中一位問我叫甚麼名字,我回答後,他很快從字盤中檢出三粒鉛字,我覺得好玩,伸手接過來,只見黑黑的鉛粒上隱約可見一些筆劃,但是認不出是甚麼(因為那是反刻的字)。我狐疑地望向師傅,他微笑着收回鉛字,轉到工作台,很快就把印上我名字的一張紙交給我。我似乎弄懂了,把紙摺好放在口袋。這是我對報社排字房的第一印象。(印刷廠向客人送贈名字打印或鉛字粒是常見之事。)

1962年,當我進入香港晶報社(已於1991年停刊)工作後,與排字房建立近三十年的緊密關係――非一般編輯與排字房的關係。初時,排字房有多名跟我年齡相近的排字學徒,一起同住報社宿舍、在飯堂吃飯、公餘打乒乓球、下棋、郊遊,彼此關係很好。閒暇時間,我會跑進排字房請教前輩放置鉛字的規律,繼而試着照稿子來排字,慢慢摸熟竅門和鉛字位置,最後可以一面在腦海中「寫稿」,一面在半小時內排出自己的副刊專欄文章內容,可算是一名半熟練排字工。

排字工人於人字形字架前,按稿件檢排鉛字。
排字工人於人字形字架前,按稿件檢排鉛字。

字粒擺放自有規律

同屬活字印刷行業,專門印刷報刊或書籍的印前工作情況大致相同,但跟印刷小件者則有很大差異,本文僅談談往日報紙的印前工作。

排字房,行內簡稱為字房,負責的工作包括鑄字、排字、排版、製版等。

活字印刷的靈魂是活字。宋代畢昇發明的泥活字,是逐粒雕刻出來的,到1450年前後,德國人開始使用鉛合金澆鑄活字,鉛活字印刷技術後來傳到中國。漢文活字的製作,要先在鉛模上寫字(字體要標準、工整),再進行刻鑿,完成後製成銅字模,始能以機器鑄造鉛活字(下稱「字粒」)出來。

字粒印刷面是方形,整體是長方立體,其中一側特別鑄上凹槽位,以便排字工觸摸到,避免排版時字粒錯向。

將照片、圖像製作成鋅版,供排版使用。
將照片、圖像製作成鋅版,供排版使用。

字粒鑄成多種字體,報章常用字體有宋體(分老宋與新宋)、楷體、黑體(分粗黑與幼黑)與秀麗體;最小的字粒是用作內文字的6號(也有用新5號的),圖像說明用5號字,標題字則選用4號、3號、2號、大號、初號,至頭條新聞標題的特號字。想用更大的標題字而沒有現成字粒,必須用製作鋅版方式進行(圖像、照片亦然)。

字粒按其大小分別放在不同的字盤內。字盤設計沒有固定規範,字盤的擺放方式分平放式、抽屜式和人字架式。

將字盤平放在桌面或抽屜,僅適合每次用小量字粒的小件印刷,報社每天檢字數以萬計,會採用人字架式的字盤。港澳報社用的人字架式字盤有上海盤與廣東盤之別,但大致是一樣的,只是放字的位置稍有不同。木製字盤內用木條橫間為若干行,每行再用木片(或鋅片)間成許多個字倉,字倉的高度一樣(可放六七個六號字),寬度則按該字的使用率多少而有差異(如「的」、「是」等佔位最寬)。字粒放在字倉的位置依常用、部首、筆劃多少的原則,分成一二三級,最常用的居中,其餘依次分放在其上下左右。另置冷僻字盤。全部共約有8,000個單字。

打版,在排成一個整版的鉛字盤上鋪上多層略濕的玉扣紙,以鋼絲刷敲打,使鉛字的凸凹顯現在紙上成型(圖右方),再在左方的壓版機壓實烘乾成紙版。
打版,在排成一個整版的鉛字盤上鋪上多層略濕的玉扣紙,以鋼絲刷敲打,使鉛字的凸凹顯現在紙上成型(圖右方),再在左方的壓版機壓實烘乾成紙版。

由於排版有固定的規格,鉛字大小也是不變的,因而編輯在處理版面時受到較多制約。比如說,一般四開「大報」的標準,一個版可容納17,000個6號字(一版分為17欄,每欄100行,每行10字),編輯須按此規格編排多少條新聞、圖片,分配位置,標題大小,不足過多要增刪內容,發稿時要心裡有數。曾見有一位新聞版面編輯,每天發稿都多出兩三千字,最離譜一次的是多出7,000多字,浪費了大量勞動力,排字房自然很有意見了。又如一條兩欄標題,以兩行7個2號字為標準,多了放不下,少了不好看,考驗編輯的文字功力。(筆者按:各報的版式設計如分欄、欄高等未盡相同。)

「執友」最怕鬼畫符

排字(或稱「檢字」,粵語叫「執字」)工人(行家稱「執友」,亦自嘲為「黑手黨」)是排字房中的基層員工,下有學徒,上有排版師傅,最高職位是領班(工頭)。

從熔爐提取準備澆在紙型上製作鉛版的鉛液
從熔爐提取準備澆在紙型上製作鉛版的鉛液

1960年前的香港,經濟環境不好,找工作不易,許多手藝行業設有學徒制,學習期間沒有(或只發象徵性的)薪水,還要給領班學費(一次性),才可「學師」,如果資方提供伙食,更要按月交付「米飯錢」,兩三年後「滿師」成為「大工」(正式工人),開始領薪水;如果師傅認為學徒不及格,需要「補師」一年,那學徒在這一年內屬「小工」,領約一半的薪水。排字行業也曾有學徒制,但踏入1960年代就普遍實行有薪在職培訓了。

報社排字工人的工作就是按領班發來的稿件內容,把字粒檢出來,排成一行行,然後交到下一工序――排版。

「執友」在排字房內站着,左手執着「字托」(廣東行話音「的」,來源未考,見右圖),手指夾着稿件,於面對的一組字盤內執字,字盤大約放有6,000個單字及符號標點,基本上已可滿足一般文稿的需要。「執友」只須略為移步即可信手拈來,而不需要大範圍走動(平放式)或推拉抽屜,省時省力。遇有4級以上的冷僻字,才到冷僻字盤(部份就在腳邊)內找。

半機械化的澆鉛鑄版
半機械化的澆鉛鑄版

「執友」不僅要求對字粒的位置記得熟,眼看稿件,手即到字位,尤其要有相當的識字、辨字能力。所有稿件都是手寫,每個人所寫的字形都不一樣,有的潦草如「鬼畫符」,一般人是看不懂的,看慣了的工友也要根據上文下理推斷,才可順利排好。字體特別難辨的作家所寫稿件,都有專人「侍候」。

字托
字托

從打樣到車版

排字工排好字,接下來是打稿(小樣)給校對、編輯修改增刪,然後交到排版師傅去改稿、排版。由於整個版面以至每一欄、每一行的尺寸(字數)都有規定,故編校每增刪一個字,都要逐個字粒移動,直到下一分行。

修改好小樣,排版師傅將所有排好的稿件集中放在大鐵盤,按編輯在劃版紙上的指示,將各條稿件放在指定位置(這工序叫組版或拼板),把固定大小的版面填滿,用手按捺搖動盤上的字粒進行檢查,如有鬆動或斜歪之處,要楔入鉛片調整。組版完成後,打印大樣給校對、編輯乃至總編輯審閱,改清之後,將整個版面鎖緊,進入下一工序――打版。

車版,用機器修版,車去多餘之處。
車版,用機器修版,車去多餘之處。

排好版只是完成製作報紙的第一部份,後面還有印刷。如果是平擺機印刷,只須將整盤鉛字移放到印刷機的平台上即可。我進報社的時候,已經採用滾筒(輪轉)機印刷,工序要多一些:1、打版。在排好的鉛字版上鋪上多層玉扣紙,均勻噴灑上清水,讓紙張略為濕潤,然後用鋼絲刷勻力拍打版面,讓版上每一顆鉛字的凸位陷入紙上,再用壓版機壓實,保證鉛字陷入紙內的深淺一致,隨後烘乾成紙版;2、製版(或稱倒版)。將紙版放到半自動的製版機,注入鉛液,製成半圓形的鉛版;3、車版。冷卻後的鉛版要進行修版,清理多餘的鉛塊,才可以裝上印刷機印刷。

人手修版,處理細微之處。圖中半圓形的鉛版修好後,將嵌在滾筒印刷機上。
人手修版,處理細微之處。圖中半圓形的鉛版修好後,將嵌在滾筒印刷機上。

即雕冷僻字不外傳

字粒用過之後會用火水(煤油)略為洗刷,逐顆歸復原位,以便再用,稱為「還字」。這個工序可以直接用新鑄字粒代替。

字粒用多了會磨損消耗,必須更換,需要用機器鑄字補充。具規模的報社會購置鑄字機,聘請專職工人鑄字,否則向鑄字公司購買。1965年前,晶報設在威靈頓街時期,還沒有購備鑄字機,增補字粒要向同一條街上的永成鑄字公司下單買貨(不管字粒大小,以重量計價;棄用的字粒可計價退還)。報社遷到灣仔皇后大道東後,購置了鑄字機,才不假外求。

在1970年代之前,香港的報社集中在中上環,故規模最大的鑄字廠也集中於此,如博文鑄字有限公司 (砵典乍街)、 建國鑄字公司(結志街)、永成鑄字所(威靈頓街)、達興鑄字公司(卑利街),然後是灣仔區,如友聯鑄字廠(春園街)、ABC 鑄字公司(星街)、李均記(汕頭街)。

中文打字機(網絡照片)
中文打字機(網絡照片)

1985年出版的《漢語大字典》收列單字約65,000個,而印刷用字盤只有約8,000個單字,如果文稿中出現字盤沒有的冷僻字,只能即時雕刻字粒應用。在小如火柴頭6號字的鉛粒上,刻上筆劃繁多,線條粗幼一致的反寫字,是一門特殊工藝,只有專門的刻字師傅才能勝任。由於情況少有,僅幾家大報社聘有全職的刻字師傅,其他在有需要時才請師傅幫忙,以散件計酬。在50到80年代的香港,刻字師傅不到十個人,其中多是上海人,僅一兩個廣東人。傳統中,雕刻鉛字技藝是不傳外人的,故這些刻字師傅不少是父子、兄弟關係。偶有非親屬的,則行學徒制,至少無薪三年,期內受教時間少,為師傅做雜務多。

卅年河東卅年河西

香港排字工最輝煌的時代在戰後到1980年代中。為逃避戰爭,上海不少出版界好手到了香港,為出版印刷業的蓬勃發展提供豐厚的人力資源。1950年代後經濟慢慢復元,商業印刷漸增,而報社的增加亦帶動印刷產業,特別是對排字工人的大量需求。在1970年代的高峰期,香港中英文日晚報多達70家,不論規模大小,都少不了排字部,此時的報章已不僅每天出紙一兩張,許多「大報」都出紙三四張或更多,自然要增聘大量排字工人,當時排字工十分搶手,不乏兼職機會,許多工友做兩份工,收入倍增,連帶鋅版製作與鑄字公司也是一片興旺。排字工的好景長達30年,為其他行業工友所羨慕。

將用過的鉛版翻熔,用作鑄造鉛字或鉛版。
將用過的鉛版翻熔,用作鑄造鉛字或鉛版。

澳門印刷業的發展情況與香港差不多,只是澳門沒有作商業經營的鑄字公司,只有官印局(印務局前身)、華僑報、澳門日報購置鑄字機自用,其他公司要向香港或澳門的代理購買字粒。此外,澳門也缺乏雕刻鉛字師傅,只能請雕刻圖章的師傅頂替,且筆劃多的6號字未必雕得出來。遇有字盤沒有,又找不到師傅即時雕刻的冷僻字,報紙上就有「武空(上明)」(無「曌」字粒)、「以 ● 代鏗」(有其字粒但不夠用)的表達方法。

到了1980年代中後期,中文打字、植字技術相繼為港澳一些報社採用,預告鉛印技術末日即將到來。1990年代中,漢字電腦輸入及排版技術普及,數碼化印刷時代來臨,排字工可謂遭「連根拔起」,報社的排字、排版、製作鋅版到鑄字、打版、製作鉛版的一條龍印前工種都遭淘汰了。從1990年到2020年這30年,整個印刷業在電子平台的興起中,也須與時俱進、另闢蹊徑才能生存發展。

鑄字機。人手放入字模,自動注入鉛液鑄字。
鑄字機。人手放入字模,自動注入鉛液鑄字。

作者介紹

陳思國

資深傳媒工作者。50多年筆耕不斷,作品體裁多樣,題材廣泛,風格多變,散見港澳報紙雜誌。

插圖畫家介紹

陸曦

澳門出生青年美術家。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現屆澳門美術協會會長、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理事。參加歷年澳門美術作品聯展,曾在澳門、香港舉辦《陸曦、吳衛堅美術作品展》,在葡萄牙舉辦《陸昌、陸曦、吳衛堅美術作品展》,是大型系列電視紀錄片《鏡海歸帆圖》中百米畫卷的作者及總監製。

文:陳思國   題頭畫:陸曦  圖:香港晶報社提供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