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城區中的葡式碎石路
澳門雜誌
133期
  • 1915年議事亭前地

  • 從20世紀初的照片可見,南灣政府大樓外已利用碎石鋪設行人路。

  • 大西洋銀行前的碎石路以「大航海時代」為主題構思

  • 婆仔屋前的碎石路圖案

  • 歷史城區中的葡式碎石路

  • 聖老楞佐堂前的碎石圖案反映天主教東來傳教的歷史 

未能播放Youtube視頻
歷史城區中的葡式碎石路
歷史城區中的葡式碎石路

在世遺澳門歷史城區的前地空間及公共道路,我們會經常看到非常具有葡萄牙文化特色的葡式碎石路,筆者作講座及導賞時常被問及以下問題:究竟澳門何時開始採用葡式碎石路的鋪地形式?這種鋪地是否與當年葡萄牙商船來亞洲時船上的「壓倉石」有關?

筆者就上述問題曾向長期居澳的長輩請教,也在訪談中詢問過馬若龍建築師及麥建智先生,加上對歷史照片的查閱,現將相關問題的初步研究結果向讀者介紹。

葡萄牙碎石路始自19世紀

關於上述問題,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甚麼是葡式碎石路?這種形式在葡萄牙何時開始出現?在瞭解葡國的情況下才可能推斷澳門的情況,因為澳門是在澳葡政府管治下開始採用葡式碎石路的鋪地形式。

據葡萄牙歷史學者的研究,葡萄牙使用石頭鋪築路面的技術可溯源至古羅馬時期,古羅馬人在現今的葡萄牙境內用石塊修建道路,除此,也使用約2公分乘2公分不同顏色的碎石,以馬賽克的形式裝飾一些建築物及場所的地面。

而曾經長期佔領伊比利亞半島的摩爾人,也使用阿拉伯式的幾何圖案作為鋪地的裝飾,而且亦以石塊鋪地改善地面的排水能力。

葡萄牙人繼承了古羅馬及摩爾人的技術,14世紀在里斯本及波爾圖兩個城市的道路建造中,開始使用石塊鋪築路面,而1755年里斯本遭到大地震破壞後,在城市的重建中,街道均使用石塊鋪築。

聖老楞佐堂前的碎石圖案反映天主教東來傳教的歷史 
聖老楞佐堂前的碎石圖案反映天主教東來傳教的歷史 

雖然葡萄牙使用石塊鋪建路面的歷史悠久,然而,葡萄牙的學者們認為,上述的例子並不能被稱為「葡萄牙碎石路」(Calçada Portuguesa),因為與現今定義的「葡萄牙碎石路」不論是材料、工序、形式都存有很大的差異。

葡萄牙的研究者認為,葡萄牙碎石路首次出現是在1840至1846年之間,當時的軍事工程師Eusébio Cândido Cordeiro Pinheiro Furtado中將(Tenente General)在里斯本聖佐治城堡( Castelo São Jorge)及周邊修建路面工程時,首次使用了類似馬賽克的路面,而這一種形式被里斯本市政廳讚許,並於1848年在里斯本羅斯奧廣場( Rossio)以波浪圖案的黑白碎石鋪築整個廣場地面以紀念葡萄牙的航海大發現,之後,在1867至1908年之間,里斯本的鋪路都大量使用黑白碎石的形式,當中包括賈梅士廣場、王子廣場、市政廳廣場、Sodré碼頭及Chiado區、自由大道及龐巴爾侯爵圓形地,碎石路面的設計使里斯本城市的面貌甚具特色。自20世紀初,葡萄牙的其他城市也開始模仿及採用這種鋪地方式。

碎石與葡式碎石有別

看了葡萄牙的碎石路發展過程,澳門的葡式碎石路的出現必然遲於里斯本,因此,1840年之前,澳門應該沒有這種鋪地。從錢納利的繪畫可見,當時澳門城市中的道路都是泥路面,部份主要街道會鋪築石板以形成窄長的石路,板樟堂前地的路面以方形石塊鋪築。

那麼,澳門何時出現葡式碎石路?

筆者從20世紀初的照片,看到類似葡萄牙碎石路的形式。

1915年議事亭前地
1915年議事亭前地

首先是在一張1915年議事亭前地的照片看到,當時廣場中央三角形地塊的鋪地,確實使用了黑白色的碎石鋪砌,而圖案是類似波浪紋。另一張照片是差不多同時期的南灣政府大樓(現今南灣舊法院的位置),筆者注意到大樓入口前的一小部份路面是用黑白色的碎石鋪砌。

關於澳門街道鋪築的歷史,筆者曾訪問曾任澳葡時期市政廳主席的麥建智先生,麥先生說早期澳門街道的路面並沒有鋪路,只有一些重要建築物的入口有採用石塊鋪砌。

筆者雖然在上述的照片看到20世紀初澳門的碎石路,然而,這些真是葡式碎石路嗎?

從20世紀初的照片可見,南灣政府大樓外已利用碎石鋪設行人路。
從20世紀初的照片可見,南灣政府大樓外已利用碎石鋪設行人路。

葡式碎石路的質料工法

葡式碎石路除了使用黑白色碎石修築(有時可加入棕色、灰色,甚至藍色),還需要看使用的石料。葡萄牙使用的碎石是一種石灰石,因為葡萄牙中部及南部以石灰岩為主要地質構成,而石灰岩的石料較軟,築路工匠用小鋸把握在手上的小石敲打,便可敲出需要的形狀及大小,如果是火成岩(例如花崗岩),由於石質堅硬,則不能使用上述的工法。

而鋪碎石路的工序也很講究,筆者在葡萄牙里斯本大學修讀建築學時曾學習過這種工藝,首先,要夯實鋪築的路面,然後鋪一層沙或石粉以嵌藏碎石,該層材料的厚度大約是4至15公分,厚度因應使用的碎石高度而調整,目的是既避免路面日後變形,亦不讓碎石容易「跳起」,而碎石之間的縫隙約為0.5公分,當然也須因應碎石的尺寸而作調整,至於填充縫隙,會使用石粉或1比3的水泥和沙的混合,然後在鋪好的路面灑水讓其固定,再用特別的大木鋸或機械整體壓實,最後還要鋪上幼沙,經過上述的各項工序,葡萄牙碎石路才算完成。

婆仔屋前的碎石路圖案
婆仔屋前的碎石路圖案

澳門回歸前始廣泛使用

究竟,在照片出現的澳門最早碎石路,是否使用葡萄牙的石灰石?

很可惜,從黑白照片的清晰度難以判斷石塊的石料。然而,與馬若龍建築師的訪問中,馬建築師提到澳門昔日是沒有葡萄牙的石灰石,但是,亦有採用黑白色的碎石鋪地,其中,白色的石塊是澳門常見的含石英的火成岩,而黑色亦是火成岩,這種鋪地在1960年代的書有記載,而且在盧廉若公園可以找到碎石鋪地。

因此,自20世紀初,澳門開始個別地採用黑白色的碎石路面,但嚴格來說並非葡式碎石路。

究竟,澳門何時真正出現葡式碎石路?

是1993年的議事亭前地葡式化重整工程。關於該工程,筆者曾經在《澳門》雜誌第129期(延伸閱讀)有專文介紹,當年的工程中,澳葡政府規定使用真正的葡式碎石路,筆者訪問了相關的承建商,由於當年澳門完全沒有懂鋪築葡式碎石路的工匠,因此,承建公司特別從葡萄牙聘來幾位工匠,材料也是從葡國運來。因此,在澳門所見的葡式碎石是特別運來的,並非傳言中的「壓倉石」。

除了議事亭前地,亞婆井及媽閣前地亦被改造,均以葡式碎石鋪砌。

從上述的工程可見,真正的葡式碎石路是回歸前的幾年才在澳門出現,至於「回歸」之後,為了讓澳門增添葡萄牙的文化特色,政府在多個公共空間均使用葡式碎石路,包括崗頂前地、議事亭至大三巴的行人專區、大堂前地、新馬路、望德堂區等等,葡萄牙碎石路開始成為澳門城市設計的一大特色,在鋪築的圖案上,除了葡萄牙傳統的式樣,也加入具有中國文化的圖案,以凸顯澳門中西文化薈萃的城市特徵。

大西洋銀行前的碎石路以「大航海時代」為主題構思
大西洋銀行前的碎石路以「大航海時代」為主題構思

延伸閱讀

《澳門》雜誌129期〈議事亭前地特色 〉

作者介紹

呂澤強

生於澳門,畢業於葡萄牙里斯本建築學院,其後於法國巴黎夏約高等設計研究中心進修,為首位取得法國文化遺產建築師資格的華人建築師。

文:呂澤強  圖:賓尼


訂閱新聞局Telegram政府新聞頻道:https://t.me/macaogcs,即時接收最新消息。
訂閱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Facebook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官方微信
澳門政府資訊
澳門特區發佈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政府新聞頻道
已複製連結